一是多层次股权市场服务不同类型企业的能力增强。从“十三五”开始,证监会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企业IPO、新三板挂牌、并购重组等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其获得低成本资金,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2024年末,全国3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计服务企业约18万家,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2025年,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有序开展,支持“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挂牌上市。
二是债券市场上具有普惠属性的融资工具持续创新。近年来,扶贫债,乡村振兴公司债、专项债、债务融资工具等产品,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中小企业集合债、私募债,民企纾困债,创新创业债等品种持续创新,探索增强服务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功能。
三是期货期权市场服务“三农”成效明显。2015年“保险+期货”业务创新,在保障农户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连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至今为天然橡胶、玉米、大豆等21个农业品种提供保障。
四是资产证券化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独特优势。2014年深交所为中和农信发行了第一期公益小额贷款ABS,基础资产是对农村女性发放的小额贷款,具有较强的扶贫属性。2017年,“新水源PPP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是国内首单PPP-ABS产品,也是资产证券化服务边疆经济的重要创新。
五是中小投资者教育及其权益保护持续加强。证监会持续推动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设立国家级投教基地。建立多元化投资者保护制度,组织大量投教培训,提醒中小投资者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当前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迎来重要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普惠金融的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二是经济转型升级下普惠金融需求持续增多。在融资端,近年来科技创新浪潮涌现,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融资缺口较大;推进全面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在投资端,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需要多渠道增加,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大。
三是资本市场及资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资管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低门槛且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增多,资本市场包容性稳步增强,有能力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普惠金融的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二是经济转型升级下普惠金融需求持续增多。在融资端,近年来科技创新浪潮涌现,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融资缺口较大;推进全面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在投资端,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需要多渠道增加,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大。
三是资本市场及资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资管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低门槛且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增多,资本市场包容性稳步增强,有能力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资本市场普惠金融需要平衡好几个关系
客观看,我国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仍处于探索阶段,新形势下仍然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个人认为,下一阶段做好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工作,需要更好平衡的几个关系有:
一是市场探索和政府支持的关系。从境内外发展历程看,单纯依靠市场主体自发探索,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可能相对缓慢,不排除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
二是服务功能和商业可持续的关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展普惠金融通常具有风险高、收益低的特征。如果商业可持续性不稳定,市场机构难免出现“使命漂移”。因此,可参考当前普惠小额贷款的财政贴息等思路,探索通过补贴、税优等政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更多专项开展普惠型业务。
三是市场包容性和防风险的关系。推进资本市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既要提升市场包容性,又要做好风险防范,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这需要建立完善资本市场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评体系,为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提供保障。
一是市场探索和政府支持的关系。从境内外发展历程看,单纯依靠市场主体自发探索,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可能相对缓慢,不排除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
二是服务功能和商业可持续的关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展普惠金融通常具有风险高、收益低的特征。如果商业可持续性不稳定,市场机构难免出现“使命漂移”。因此,可参考当前普惠小额贷款的财政贴息等思路,探索通过补贴、税优等政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更多专项开展普惠型业务。
三是市场包容性和防风险的关系。推进资本市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既要提升市场包容性,又要做好风险防范,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这需要建立完善资本市场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评体系,为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提供保障。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将不断向纵深推进发展,市场效率和功能持续提升,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
谢谢大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